8月6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织合玛乡多玉村,牧民已经转战海拔4500米夏季牧场,草场上一片郁郁葱葱。牧民骑着马悠闲的跟在成群牛羊后面,好一幅美丽闲适的画卷。
这幅美丽画卷的背后,有着一家化工企业的努力。
近年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在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消费帮扶等多个领域精准发力,投入资金4000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组织振兴 筑牢乡村发展基石
今年,盐湖股份投入党建活动经费20余万元,促进帮扶乡村地组织建设。
乡村里党建活动的开展随村民的方便,省委“一号文件”宣讲在田间地头,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在广袤的草原上,建党节时与牧民在赛马场上共同庆祝……无论在哪里,驻村干部都用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村民、牧民在笑声中领会党的政策。
“我们的干部驻村跟上班一样,吃住都在村里,文件宣讲、医疗、助学、农作物种植、易地搬迁……把这些和乡亲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惠民政策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给大家讲清楚、说明白、聊透彻。”胜利村驻村书记张冰介绍自己的工作时说。
公司在海东市联点帮扶的龙床村、胜利村、上浪卡村3个村都在乐都区马营乡,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高寒、干旱、山高谷深,自然条件差,交通相对不便,很难发展起有竞争力的第二产业。自公司驻村干部进驻以来,无论是经济作物种植、家畜养殖,还是易地搬迁这些关乎乡村发展的民生大计,都通过村党组织共建活动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探讨,共谋发展新路子。
多玉村驻村工作队打造了“楞宝山下党旗红”草原党建品牌,整合资源、集中资金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产业,同时开展“楞宝山下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民俗文体活动,不仅提高了乡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产业振兴 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我去年在驻村干部的支持下试种了1亩经济作物黄花菜。你看今年我的地绿油油一大片,花苞挂的这么多,过几天就有收成了。”龙床村村民马天福站在地头高兴地说。
马天福家里3口人,1年前他姑娘大学毕业后直接招录到了公司就业,让马天福没有了后顾之忧,但对于60岁的他和老伴来说,家里20亩地按传统继续种植油菜、土豆、小麦实在力不从心。
驻村干部郝江涛入驻龙床村后了解到:村里年轻人多半外出打工,劳动力不足,土地撂荒严重。通过深入调研后,他们利用公司的帮扶资金为农户购买了种子、肥料,种上黄花菜和长白葱等经济作物,还为村里购置了新设备,从开沟、种植、培土、田间管理、销售等方面入手,让农户切实感受实惠。黄花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且一年种植可多年采收,亩产可达万元。今年黄花菜长势喜人,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也让马天福这样的农民有了更多的盼头。
“种好了大家才会跟着种,才会形成经济规模。‘12·18’积石山地震中,公司三个联点帮扶村都在地震波及范围内,地质灾害点上的村民陆续易地搬迁,到时撂荒的土地会更多,我们会帮助村里为大家做好长远规划,让村民继续从土地中受益。”郝江涛说。
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公司驻村队伍深入调研乡村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公司在多玉村扶持“冷链物流”等项目,投入帮扶资金33.7万元为村里采购冷藏车及牛羊肉加工设备,解决了多玉村牛羊肉运输难、加工难的问题,还利用冷藏车资源承包龙床村菜籽油运输工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新增长点。
“人才振兴+消费扶贫”培育乡村发展新动力
“这两年工作难找,周围乡亲有的赋闲在家,有的远上新疆、西藏打工。我们却很幸运,在盐湖股份公司帮助下在本省找到了工作,工资还不少。”上浪卡村村支书金乃山说。
公司派驻上浪卡村驻村工作队通过公司及下属单位工程项目合作等形式,帮扶上浪卡村及周边30多名村民就业务工,增加了联点村居民收入。资源分公司和郭勒木德镇城北村驻村工作队充分沟通,将城北村闲置工程机械和车辆承租到资源分公司承包商使用,签订2024年零星维保合同,将兑卤完成液池清盐出矿项目委托实施,促进村民就近就业增收。郭勒木德镇盐桥村驻村工作队抓住盐湖旅游发展机遇,与盐湖旅游公司对接,打造特色手工艺品、特色小吃等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拓宽乡村产品销路。
公司还积极开展消费帮扶行动,通过内部采购、员工团购等多种方式投入消费帮扶资金826.07万元,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公司还在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管上层层把关,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让更多优质的乡村产品走进城市,实现了城乡消费的有效对接。
签订粉条采购合同、牛羊肉助销、菜籽油助销、定点采购猪肉……盐湖股份一步一脚印,做活特色产业“大文章”;通过“人才+项目”方式,“联企联村”帮扶解决大学生就业15人,解决周边村民就业岗位50余人。同时,公司持续开展“送肥下乡保春耕”活动,近年来为联点帮扶村协调尿素、磷酸二铵、马铃薯配方肥等春耕肥料1235.5吨,价值422.99万余元,惠及近2000户村民,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